普通话考试如何考出高分数?这6个问题要注意!

发布时间:2019-10-31 04:51:416263 阅读

考生在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常看到一些语文教师或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想通过二级甲等,而测出的成绩却只有85分左右;真是替他们感到惋惜。

对于有些行业。普通话证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普通话关系其上岗资格、职称评定、毕业求职等切身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拿到二级甲等以上的证书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那么有好的办法让这些应试人过关吗?

对于普通话考试而言,如果考生在考试之前充分的进行练习发音的技巧,掌握好得分的规律,针对于每个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能最大程度的得分。以“短文朗读”来说,如果测前做了充分准备,则可以在非语音评分项上免丢2至3分,从而使78分变成80分以上或85分变成87分以上。

对于“朗读短文” 的扣分细则是什么样的呢?

(1)读错一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一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朗读400个音节不能超过4分钟)扣1分。

对照六条扣分细则,其中(2)和(3)——声韵系统语音缺陷和语调偏误,属于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只能被动失分,即便努力短时间也很难保证不失分。其余四条,属于非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则是主动丢分,通过努力完全能够不丢分。

从测试实践看,78分者在(1)上丢1-2分,在(4)上丢1分,在(5)上丢1分,三项合起来丢3-4分;85分者在(1)上丢0.5-1分,在(4)上丢0.5-1分,在(5)上丢0.5-1分,三项合起来丢1.5-3分。朗读中非直接语音问题的丢分,其主要原因是不熟悉60篇作品。

因为不熟悉,作品中一些外国人名、地名,一些专业词语,一些文言词语、成语及一些由3500常用字以外的字组成的词语,因生冷而读错音节,或因拿不准语音吞吞吐吐而读破词句,进而导致音节错误、停连不当或不流畅的出现而冤枉地被扣去分数。

这就要求考生下去多加练习,以免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因此老师特意为考生准备了60篇短文的注音短文,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前复习的时候,有效的进行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