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7 04:12:461544 阅读
2020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职业理念选择题练习
01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象是( )。
A.中小学教育
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
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
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
答案:D
解析: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同时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故选D项。
02近日,我国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将其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将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针对这一做法,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C.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D.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答案:D
解析:将足球纳入体育课程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学生学业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0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上是( )。
A.平等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授受关系
答案:D
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04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的表现。
05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答案:C
解析: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级是指学科学习成绩达到的程度,“评语+特长+等级”评价是一种综合的评价制度和方式,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06某老师常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并把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而且制作成册发给同事,说明该老师具有()。
A.课程开发意识
B.校本教研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
D.团体培训的意识
答案:A
解析:新课改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题干中老师将农业知识融入到教学,并制成册,体现该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07杨老师讲错题,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B.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重视培养创新求异
D.重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杨老师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体现了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和创新能力。
08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 外表美
B. 道德美
C. 风格美
D. 形体美
答案:B
解析:师表美最重要的是道德美
09根据教育概念的分类方法.“课程”属于()。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答案:A
解析: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属于集合概念;是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是正概念而非负概念
10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
A. 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B. 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D.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的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先行后续特征适时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做法有悖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1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A.政治理论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解析: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知识属于教育科学知识。
12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得很好,庄老师就鼓励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善于因材施教
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
C.善于激发学生自信
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没有涉及全面的意思。
13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曾老师具有()。
A.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B.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C.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D.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答案:A
解析:把身边可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变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体现的就是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14教师职业的很大挑战来自于不断变化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自然也没有处处皆可适用的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必须()。
A. 以研究者的眼光对待教育教学
B. 要尊重和赞赏每一位学生
C. 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D.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答案:A
解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15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
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答案:B
解析:王老师是注重学习的,题本所说情况并不能反映老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16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
解析:“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表明老师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表明老师认识到学生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人年少得志,有人老年辉煌,每个人都会迎来自己发展的高峰阶段。题干所表述内容与顺序性没有太大关联,个体与个体之间也不存在发展的顺序性,顺序性是指个人自身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间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17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答案:B
解析:这个选项包含了其他三个选项的意思,老师的理念也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吻合。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答案:C
解析:“道而弗牵”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学,而不要牵着学生走。“强而弗抑”要鼓励学生学,而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开而弗达”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要代替学生下结论。这句话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没有鼓励学生自学成才的含义。
19美术课考试中,王老师让同学们画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大部分学生都画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只有小刚画了一个见所未见的奇形怪状的交通工具。王老师认为小刚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考试任务,因此批评了小刚,让他重新画,并承诺按照小刚新画的作品给他成绩,王老师的做法()。
A. 正确.说明王老师能够用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B. 正确,王老师重新给了小刚一次改正的机会
C. 错误.王老师不应该给小刚两次考试的机会,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D. 错误.王老师没有尊重小刚的创新精神
答案:D
解析: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20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答案:D
解析: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成长,体现的是自主性。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资讯推荐: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常见知识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24 02:34:157372 阅读
发布时间:2019-11-04 04:24:536472 阅读
发布时间:2020-12-28 02:29:444729 阅读
发布时间:2019-11-08 01:42:175298 阅读